在布料上绘画
发布时间:2025-10-19 09:35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8月14日,传统民间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贴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滕天义(右)与同行交流技艺。滕天一将中国画技法与布贴画创作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深受喜爱的布贴花卉画。 8月14日,顾客在丰宁县龙腾美术馆购买纺织画配件。当地不断拓展布艺彩绘领域,开发胸针、发饰、手袋、挂饰、圈扇等文创产品。 8月14日,游客在龙腾艺术馆参观纺织画丰宁县的乌姆。美术馆也是丰宁布贴画的传承基地。丰宁县民宿主题布贴画拍摄于8月14日。当地对闲置农村房屋进行改造开发,打造国家级非遗主题民宿,成为展示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窗口。 8月14日,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工作人员向顾客介绍织物糊涂料。目前,布帕布帕绘画有四大类一百多种艺术品和装饰。 8月14日,游客在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承基地体验纺织布画制作。走进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龙腾艺术博物馆的创作工作室,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艺术世界。看似普通丝绸、布料、木材、纸张等,在工匠的巧手下,化作鹤立鸡群的牡丹、栩栩如生的虫鸟。远远望去,如画般精致细腻;近距离观察,它们就像雕塑一样清晰、立体。这就是被称为“布艺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艺画。纺织画源自满族传统的“贴花”技法。最初,工匠们将补丁图案贴在靴子、帽子和衣服上,以求美观。 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滕腾在传统贴花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突破。他创造了一种新的叠贴技法,制作贴花粘贴,并融合了剪纸、刺绣、景泰蓝、雕塑、堆绣等艺术作品的优点,使布艺画的织物从二维装饰转向三维艺术。在2014年,纺织画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漆糊织物用料考究,主要是蚕丝、绸、缎等丝绸织物。制作精细复杂,需经过绘图、分解、制版、粘贴等10余道手工工序。其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都有。 《太平盛世像》《凤凰宝瓶》等布贴画被选入人民大会堂收藏陈列。如今,纺织画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传承体系,传承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人物众多。传承模式从最初的家庭作坊逐渐转变为工作室、教学机构。丰宁设立非遗工坊,培训当地人纺织技艺学习绘画技艺,为200多人创造就业、增加收入。同时,承德将非遗技艺纳入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学校的教学计划,长期开设纺织画选修课程。纺织绘画表现出强烈的创意转化和创新发展热情。 (编辑:王巨鹏)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