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食用草酸含量高的食物会导致这种疾病
发布时间:2025-11-06 10:10
◎科技日报记者 王珊珊 过量食用菠菜等高草酸食物,很容易导致二次消除草酸肾病。原因还包括代谢异常、肠道疾病等,预防这种疾病需要在饮食上做好“加减”工作。高危人群应治疗原发病,控制饮食,及早发现。菠菜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受到大众的喜爱。然而,作为公认的“草酸之王”,如果食用不当或过量,很容易造成慢性肾脏损害。近日,一则“一男子因多日大量食用菠菜患继发性草酸盐沉积性肾病”的新闻事件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为什么菠菜会损害肾脏?草酸盐沉积性肾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如何预防这种疾病?科技日报记者每日采访相关医学专家。其中大部分是继发性疾病。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天新介绍,草酸盐沉积性肾病是指草酸盐结晶沉积在肾小管和肾间质中,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一类疾病。根据病因不同,草酸盐沉积性肾病可分为两类:原发性消除草酸盐沉积性肾病是由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乙醛酸代谢障碍导致体内草酸合成过多,导致尿量增加,最终出现原发性高草酸尿症。该疾病的特点通常是肾结石复发和儿童时期肾功能迅速下降。早期症状包括肾绞痛、血尿和尿路感染。严重时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能会发生。 “相比之下,继发性草酸盐消除更为常见,并且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陈天心告诉记者,草酸摄入过量时,肠道吸收增加,排泄能力下降,草酸盐肾病的二次消除易受影响。陈天心提醒,除了菠菜外,马齿苋、甜菜叶、坚果、豆制品、巧克力、茶叶等摄入过多也会导致继发性草酸盐沉积性肾病。另外,过量使用乙二醇、含有乙二醇的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等草酸前体,会导致人体代谢大量草酸,造成肾脏损害,增加患病的可能性。另外,高温工作或剧烈运动后,人体出汗多、排尿少,也会影响人体内草酸的代谢和排除。当人体缺乏维生素时amin B6是草酸代谢的辅助因子,它会增加内源性草酸生成的风险,进而引起草酸盐消除的新位置。 “一些肠道疾病也会导致继发性草酸沉积肾病。”陈天新表示,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胆道疾病等疾病患者以及肠循环手术后的患者,肠道对草酸的吸收量较高,常伴有肠道脂肪排斥症状。这会导致体内脂肪与钙结合,减少肠道内游离钙的含量,阻止游离钙与游离草酸的结合和消除,从而使游离草酸被吸收到肠道的血液中,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如何通过日常“加减法”来检测和预防草酸新位的消除生活?陈天心说,继发性草酸消除肾病早期症状较轻,往往无症状。患者可以测试其尿气中的草酸排泄量,必须进行检查。如果24小时尿草酸排泄量大于45毫克,则提示高草酸尿症,这是导致草酸盐沉积性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草酸盐肾病在急性期发作时,很容易造成慢性肾脏损害、少尿甚至无尿。”天心说。草酸盐沉积性肾病的预防可以分为两类:一级预防和高危人群重点预防。“一级预防主要是‘饮食减量’和‘进补’。”陈天心表示,在“减量”方面,首先要避免摄入大量菠菜等含糖食物。短时间内草酸盐偏高,如一日三餐吃大量菠菜,同时也可吃坚果或巧克力。烹调草酸含量较高的蔬菜时,最好先焯一下,以降低草酸含量。其次,不要长期口服或静脉补充大量维生素C,除非某些疾病特别需要。 “补”是指合理补充钙和水分。钙在肠道内可与草酸结合,形成未成形的草酸钙,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减少人体对草酸的吸收。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可以达到稀释尿液中草酸浓度并防止草酸盐晶体形成的效果。 “在没有心力衰竭、水肿等症状的情况下,人体每天可以喝2000毫升以上的水。”陈天心说道。针对慢性肾病患者、胃肠功能弱者、痛风患者、肾结石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等五类人群服用特殊药物(如抗凝药等),陈天新建议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少吃草酸含量高的食物,严格遵医嘱,合理饮食。对于肠道易吸收草酸的慢性肠道疾病患者,应采取低脂、低草酸饮食,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增加钙剂,促进草酸排泄;对于肾功能衰竭等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高草酸钠食物的摄入并保持充足的尿量,同时密切监测肾功能和尿液指标。 “对于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患者,应及时进行基因筛查和遗传咨询,明确诊断,指导生育。”陈天心补充道。
(编辑: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