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上市公司将如何实现从“天气炎热”到“全
发布时间:2025-11-13 09:52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肖伟致力于发展冰雪经济,各个领域都在经常行动。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黑龙江省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6年)》,重点打造世界一流冰雪旅游和冰雪经济;第十九届新疆冬季旅游贸易博览会暨2025新疆热雪节将于2025年11月14日至2026年1月14日举办;此外,吉林、甘肃、辽宁、河北等地区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或措施,鼓励冰雪产业发展。这些举措推动“冰雪热”继续升温,也提升了市场资本对冰雪的期待经济景气,相关上市公司股价阶段性走强。但“冰雪热”背后,行业深层次痛点却不容忽视。冰雪经济具有显着的季节和区域特征,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常常面临“一热三冷”的尴尬境地。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冰雪上市公司可以从四个方面发力,实现从“短期热销”到“全年稳健经营”的转变。首先,我们将研发高端冰雪装备,利用先进技术打破季节性预期。高端冰雪装备国产化不仅是我国政策支持的重点,也是上市公司打破季节限制的重要抓手。造雪设备领域上市公司可打破不同地区气候壁垒开发易于移动和组装的造雪机,为南方室内滑雪场提供基础设备。他们还可以出口到国外市场并保持全年稳定运营。同时,上市公司可将光伏技术、储能技术与造雪造雪系统相结合,降低滑雪场能耗,缓解冰雪场四季运营压力。此外,上市公司还可以积极开发VR滑雪模拟器等产品,方便消费者低成本体验冰雪乐趣,扩大消费链。其次,绑定已知IP,借助衍生品激活潜在消费。冰雪衍生品开发是打破季节依赖的重要途径,IP联名可以强化产品价值。上市公司可将冰雪元素与IP深度融合文化生产文具、服装、数码配件等产品,让周边产品即使在非NOW时代也能通过线上渠道持续畅销。提高衍生品收入占比,可以有效增强上市公司的经营稳定性,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打造冰雪赛事,发展常态化运营生态。上市公司可打造“校园集训-地区联赛-全国总决赛”的冰雪赛事闭环,常年举办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等冰雪赛事,非开赛期间通过室内区域维持运营。同时,上市公司还可以引入热门赛事,将单一滑雪场的运营升级为“热门赛事+场馆服务+转播营销”的综合模式。在淡季,他们可以通过赛事准备来填补收入缺口配给、裁判培训等服务,可以部分缓解季节性因素造成的运营波动。最后,跨界健康产业探讨冰雪对健康的长期影响。上市公司可推出“冰雪运动+温泉理疗”等套餐产品,冬季注重滑雪后的肌肉放松,夏季则升级为夏季养生产品,提高非生育期酒店入住率和相关设施设备的使用率。此外,产业链企业还可以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发呼吸系统、关节健康的治愈课程,吸引中老年高价值客户,形成“运动-防护-预防”的全方位服务链,摆脱雪季消费依赖。总体而言,上市公司需要以创新技术为基石,以知识产权赋能为纽带以赛事运营为支撑,以健康产业为延伸,打造全季节可运营、全地区覆盖的商业生态圈,实现从“旺季”到“旺年”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