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限制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年初预算确定的国债规模较强的基础上,结合本次再平衡的余额限额,国债规模较去年大幅增加,有望在扩大投资、稳定经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在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宏观政策要继续执行和及时加强。近期,一系列宏观政策积极精准施行。其中,基于当前考虑到财政经济运行情况,中央财政从地方债务余额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给地方政府。这一重要的增发政策将有效地扩大投资、稳定增长。我国实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限额,地方政府债务不得超过核定限额。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由国务院确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批准。地区限额由财政部根据各地区债务风险和财政状况等因素,在上述债务规模范围内计算确定,报国务院批准。设定地方政府债务“上限”,是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规避债务风险的重要举措。 “余额限额”是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与余额的差额。安斯。这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组织财政资金依法清偿致命债务,造成了相应的限制缺口。通过利用和盘活这部分配额空间,地方政府可以筹集新的资金,充实地方“钱袋子”。去年,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限额中安排4000亿元,切实增加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政府解决存量政府投资债务、吸收政府对企业欠款。此时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限额的重组,成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又一重要举措,受到广泛关注。不少市场机构认为政策超出预期。一方面可以从调整平衡力度的加大看出限额以上,总规模比去年增加1000亿元。另一方面,基金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今年5000亿元不仅用于增加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政府解决存量政府投资债务,吸纳经济省份符合条件的项目,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更好抢占经济核心省份的引领作用。最新数据显示,在宏观政策拉动下,前三季度投资保持项目,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在年初预算确定的国债规模较强的基础上,结合本次再平衡的余额限额,国债规模较去年有明显增长,预计将在扩大投资、稳增长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经济化。当前,各项工作必须取得实效,推动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坚决实现。要尽快落实振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限额安排,加快债券发行和使用,合理开展资金投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发展更多体力劳动,有利于巩固经济复苏向好的势头。振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限额必须依法进行,履行法定程序,落实限额管理制度,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我们还应该实施宏观规则的“组合拳”。除了恢复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限额外,今年还将继续提前出台2026年新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有利于加快新债发行和使用,促进国债市场平稳运行。利用政府债务工具,可以进一步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保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投入。此外,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也在落地实施,资金全部用于增资项目资本金,专门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相关部门、银行和地方政府要加强沟通协调,确保资金精准投入,避免“撒辣椒”,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促进扩大有效投资。重点突出、协调一致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更好地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夯实经济基本面,推动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曾金华)
(编辑:王巨鹏)